如果把錢丟到水裡會咚一聲的話,那麼贊助我們會讓你有機會提早看到「Version 5.0」的誕生!預計 2030 年以前正式發佈。
對API那麼多意見不會自己學習建SQL,你高興怎麼設計就怎麼設計啊。
在跟不同領域的工程師溝通的過程中,往往會聽到要提供API的資料時最好是用多層次資料結構,且欄位名稱由提供API的人自定,只要看得懂就好,才會有比較大的彈性,但給到兩層的JSON資料且命名不是有意見的那個人的想像時,又會被說太多層了不好解,且欄位命名規則不一致。就說該由接的人來定義好和命名好RRRRRRR
開發公司內部系統 剛好最近有機會整理程式。 想到之前有幾個地方趕時間沒有接檢查框架。 所以其實是沒有權限判斷知道網址隨便打的狀況。 想說爬一下前人的權限框架怎麼接的, 趁現在補接一下。 結果, 阿★你根本沒接啊。 直接打網址進去...★還真的沒接... 所以是只要有網址就無敵的系統... 好加在是一些關鍵行為都有用身分...
我老爸不知道從哪裡撿了一台電腦回來 只因為紙箱外盒寫著黑旋風 我爸就以為是電風扇 原本想要拆開來殺肉的 一看到硬碟是IDE排線才發現 這台TM是10幾20年前的古董 直接叫我爸再拿去回收
最近幾個不同部門,能力比較 ok 的研發主管、RD,開始自己組成專案小組, 這樣才不會和原本以部門溝通的方式一樣,一直出包。然後也可以趕快結案、拿獎金。 不過 EE 主管一直搞不懂,我們 SWE 到底是什麼狀況,我只好用他的專業舉例: 想像一下,你請你的 EE 負責 PLL 電路,也手把手的教了。但是教了半年,只要有一個星...
發現同事真的強項是SA,這樣真的不考慮GraphQL嗎?把SQL都設計成GraphQL,剩下直接做指點就好,也不用再考慮API怎樣才符合畫面需求了。
老闆花了 800 萬重新裝潢辦公室,電腦和辦公家具,也都換成高級品。 所以我現在看著一群工程師,重回新辦公室後,一樣不鳥你的 code review 審查, 而是在漂漂亮亮的新辦公室,一邊用著電競等級的設備,一邊繼續拼命寫出架構和可用性,比國中生程式補習班還糟糕的程式碼,和不斷砍掉重練的專案 ... 喔對了,我可能不是來...
突然睡不著... 感覺我已經很拚命在學 AWS, Coding, 虛擬化, 資安, 備份, SA, 前端, Code review, 網路等東西了, 但時間總不夠用、永遠有新的問題、事情總是卡在不熟練、理解不夠透徹, 我是不是距離 Burnout 不遠了? 有沒有大大能分享之前都怎麼走過來的?
公司說這禮拜要讓客戶測試了 要趕快生出東西給他測 說啥一個月前就有說要弄 啊你他媽每個禮拜新需求都排滿 還每三天插個急件 你提前一年告訴我也沒用啊 洗咧幹
台式職場文化就是容易以為私人關係可以抵銷職場與工作上的錯誤;你要情緒勒索、要私底下表現得多卑微可憐我隨便你,但真的你不專業就是不專業,雷就是雷。